Y說:『年紀愈大,夢想愈小;現在連夢想都沒有了,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?』

  我說:『也許你只是還沒發現罷了。』

  沒有夢想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?對布萊恩來說是的;如果沒有夢想,只是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,我就不能明白我為什麼活著?就無法知道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真正價值。

  關於夢想,我們姑且不論「實現」它有多麼不容易,我覺得光是要「尋找」就是一條漫漫長路;布萊恩幾乎是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,這當中歷經了無數次的修正、調整,才形成目前心中夢想的雛型,所以對於Y現在的迷惘,我完全感同身受。

  那要怎樣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夢想呢?

  ◆開拓視野

  以買衣服為例,大部份的人也許都跟布萊恩一樣,在出門前腦中可能只有約略的概念,例如因為要參加宴會,所以打算買一套新的西裝和襯衫,那要怎樣的顏色和款式呢?我想大概不會有人為了這些問題在家裡想破頭的吧?直接到服裝店、到百貨公司逛逛不就好了嗎?各式各樣的衣服任君選擇,這家挑不到滿意的就再換一家;而且常常在過程當中還會得到不少的「新知」和「靈感」,原來有這樣的款式,原來可以這樣搭配等等,在逛街的過程當中,你心中那套理想的衣服就已經在慢慢成形了。

  尋找夢想也是同樣的道理,要不斷去吸收、去接觸各種不同的資訊,才有機會發現原來有這麼有趣的工作,原來有人是這樣生活的,如同逛街買衣服一樣,在接觸這些訊息的過程中,你的夢想可能就已經在一點一滴的建構了。

  ◆他山之石

  布萊恩喜歡問朋友:『你有什麼夢想嗎?』有人想賣咖啡(現在在大學擔任研究助理),有人想做指甲彩繪(現在是會計),也有朋友想充份利用所長,在退休之後巡迴各偏遠鄉鎮,免費教小朋友學習電腦(現在是電腦工程師),林林總總,有些還挺跳TONE的;接著布萊恩就會再問:『為什麼?』也許就可以從朋友尋找夢想的軌跡當中得一些啟發。

  ◆逆向思考

  過年期間看到一則專訪于美人的片段,她說:『沒有用不到的經驗。』這句話讓我心有戚戚焉。

  于美人早年是台北南陽街的國文名師,早就習慣了「說話」,早就習慣了麥克風,所以當後來有人請她到電台、到電視台主持節目時,她幾乎沒有什麼適應上的問題,因為「用麥克風說話」一直以來都是她最熟悉的工作方式,現在不過是換了聽眾、觀眾而已。

  不是都說: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……』嗎?布萊恩的解讀是,我們先前所經歷的種種磨練,似乎都是在為未來的某一個目標而預做準備,當下難以承受的、不以為意的、嗤之以鼻的,也許都有可能會在將來的人生中派上用場。

  所以當我們一直為夢想、為未來的定位而感到疑惑時,不妨也可以反過來檢視自己已經擁有哪些「武器」?有沒有可以派上用場的?如果「沒有用不到的經驗」這句話是成立的,那我們所經歷的,應該已經為我們往後的道路預留伏筆才是,但就端看我們能不能找到它囉!

  以我自己為例,從很多年前我就在思考,過往在舞台上的主持經驗對我的未來有沒有什麼幫助?應該是訓練了我的表達能力,和觀眾的互動,以及不畏懼群眾的特質;有許多朋友願意找我傾吐他們心中的隱私,為什麼?也許是因為我的真誠,也可能是因為我善於聆聽,那這樣的特質是不是有可以運用的地方呢?諸如此類的。

  先從「正向」去思考自己想做什麼?然後仔細檢視自己所擁有的能力、特質和經驗,再「逆向」思考我可以做什麼?如此不斷的「交叉比對」,也許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些夢想的蛛絲馬跡。

  ◆投石問路

  有了目標之後,還得再實際嘗試看看,因為夢想和現實總是有一段差距,大方向也許對了,但還是必須透過「實做」去驗證、去調整才行。

  布萊恩喜歡寫作,最初的設定是想成為小說家,但是實際寫了之後才發現,我適合說故事、也喜歡說故事,但似乎就是不太適合寫小說?那我該寫什麼才好?那我該用什麼型態去說我想說的故事呢?這些問題(沒寫出來的更多)已經在我的腦海裡不知道想過多少回了,有了新的想法就去試試看,不適合就再修正,只要不放棄我想總會讓我找到可以走的路才對;而事實上這個部落格裡就隱藏了一些我對於夢想的「實驗」喔!

  ◆觀察自己

  唸小學的時候曾有一項自然作業,在鐵製的餅乾盒或牛奶罐的蓋子上,舖上一層沾水的棉花或衛生紙,然後在上面擺放數顆綠豆,然後每日觀察綠豆的生長變化,直到長成長長的綠豆芽為止。

  在尋找、實現夢想的過程當中,應該如同觀察綠豆發芽一般的觀察自己,細細體會我們在這過程當中的各種變化,一步一步去發掘屬於自己的夢想。這過程也許得花費相當長的時間,但我想這是值得的,因為有夢想,人生才有得以繼續前進的力量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夢想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布萊恩 的頭像
    布萊恩

    布萊恩的奇幻之旅

    布萊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